目的地指南:

道教的产生历史

日期:2009-4-28 14:10:57 作者:圣经山 出处:圣经山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对我国的历史文化产生过长久的重大影响。道教是以“道”为最高信仰而得名,相信人们经过一定修炼可以得道成仙、长生不死。道教尊老子为教主,奉为神明,并以《道德经》、《南华经》(即《庄子》)为主要经典,对其中的文词作出宗教性的阐释。道家思想是道教的主要思想渊源。此外,道教还吸收阴阳家、墨家、战国时期以来的神仙方术、秦汉时期的黄老木和汉代的谶纬迷信思想,其思想是相当驳杂的。      道教成为一门独立的宗教,肇始于东汉。东汉顺帝时(126—144年),有一个名叫宫祟的人献上他老师于吉所得“神仙书”——《太平经》。顺帝视为妖妄不经,仅收藏之。此书在民间流传,后为张陵与张角奉行,演变而成五斗米道与太平道。五斗米道是张陵于东汉顺帝时在巴蜀鹤鸣山创立的,并自称出于太上老君的口授而造作道书,凡入道者须缴纳五斗米,故称“五斗米道”。五斗米道主要是教人奉道,以符水咒语治病。此派教徒尊张陵为天师,故又称“天师道”。太平道是张角于东汉灵帝时(168—189年)所创,以《太平经》为经典。张角对《太平经》加以压缩删节,进行改造。太平道在当时宦官外戚专权,豪强并举,阶级矛盾十分尖锐的情况下迅速发展起来,教徒数十万,遍及青、徐、幽、冀、荆、扬、充、豫八州。太平道于中平元年(184年)发动了黄巾起义,一时“八州同时俱发”,“天下响应,京师震动”。太平道的基本思想是以《太平经》为中心,信仰咒术,主张内省治病。五斗米道和太平道在当时与下层民众相结合,并在农民起义的斗争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魏晋时期,随着早期道教的衰落与分化,道教开始走上理论化、上层化的道路。东晋葛洪系统总结战国以来神仙方术的理论,在《抱朴子内篇》中为道教构造种种修炼成仙的方法,并建立了一套得道成仙的理论,丰富了道教的内容。      南北朝时期,高山道士寇谦之(365—448年)在魏太武帝和宰相崔浩的支持下,自称奉太上老君的意旨,“清整道教”,制订乐章诵诫新法,“专以礼度为首,而加之以服食闭练”,“佐国扶命”,代张陵为天师,是为北天师道。在南朝刘宋,则有庐山道士陆修静(406—477年)“祖述三张(指张陵、张衡、张鲁),弘衍二葛(指葛玄、葛洪)”,将道教各个支脉汇归一流;又依据封建宗法制度和思想,广制斋戒仪范,改造传统道教,称为南天师道。其后南朝萧梁的陶弘景(456—536年)更进一步吸收儒、佛思想,充实道教内容,构造道教神仙谱系,叙述道教,传授历史,主张三教合流,对后世道教的发展影响甚大。经过南北朝时期的改造,遂使上层化的官方道教从形式到内容都逐步得以健全和充实,成为与儒、佛鼎足而立的独特文化体系。      唐宋之后,各个道派逐渐合流,形成“正一道”和“全真道”。“正一道”崇拜鬼神,注重符箓,以画符念咒、驱鬼降妖、祈福攘灾为主要活动。“全真道”则恰恰与之相反,从其信仰特征和思想旨趣来说,它提倡儒释道三教合一,强调“识心见性”的内修真功;明确反对符箓和咒术,使道教沿着义理化的方向行进。      马克思主义对宗教的起源和本质有着深刻的见地:“有苦难的地方就有宗教。”“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宗教是人民的鸦片。”这一观点适用于包括佛道二教在内的所有的宗教。就道教而言,它恰恰是适应受苦受难的社会下层的急需而产生。原始道教的第一批信徒正是在政治腐败、剥削压迫沉重、社会全面动乱的时候,倍受重压的苦难的生灵,他们聚集在太平道的旗帜之下呼啸而起,并以英勇的斗争抒发了积蓄已久的愤慨。原始宗教是有其革命意义的。但是“任何时代的思想都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原始宗教逐渐被改造,纳入统治阶级需要的轨道,再次证明了这一点。道教的本质与其他宗教在共性方面是一致的。      但做为在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仍然有它自身的特色。      道教追求双重的理想境界:其一,是在世界上建立没有灾荒、没有战争、没有疾病,“人人无贵贱,皆天之所生”,“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则损之,不足者补之”的平等社会。这一点在原始道教中尤为明显。其二,是追求超越生死、超凡脱俗、不为物累纳“仙境”世界。并认为最为美好的福地洞天,不是存在于彼岸世界,相反就在自然界的山水胜境之中。人们经过修炼,“与自然相游乐”,既可领略人间乐事,也可以逍遥于仙山琼阁。这种理想总的来看是在天上与人间之际,超凡与平凡之间寻求平衡。这一点与一般的宗教是有所不同的。      道教乐生、贵生、贵术。世界上的各种宗教几乎全都关心“来世”即“人死之后”的问题,而道教却独树一帜,热衷于“人如何不死”的问题。道教不像佛教那样认为人生的本质是苦难,相反认为,生活是乐事,死亡才痛苦,因此热爱生命,珍摄生命,希冀能够“长生久视”。为此倡导安神固形,性命双修,既追求精神的超越,又讲究肉体的健康。在这种观念指导下,道教讲究修炼各种养生之功,如外丹、内丹、服气、胎息、吐纳、服饵、辟谷、导引,等等。  

上一篇: 圣经山的历史由来 下一篇:"中国道教全真派"创始人-----王重阳

在线评论
姓名:
电话:
出发人数:
出发日期:
出游线路:
电子邮件:
通讯地址:
其它要求:
验证码:

  文章搜索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公司地址 | 汇款帐号 | 网站律师 | 网站地图 | 更多友情链接 | 
技术支持:爱威海旅游网 版权所有:威海微网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备案号: 鲁ICP备15008125号-3 爱威海旅游网热线:15666315157  www.awhly.com 威海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