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地指南:

南京:明孝陵神道的深处

日期:2009-04-20 0:50:47 作者:旅游景点线路 出处:旅游景点线路


  历史的巨人留下长长的足迹,循着这些足迹,人们会吃惊地发现,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垮台,几乎都是从统治阶级内部的腐败开始,而且都毫无例外地从统治阶级最上层的腐败开始,这几乎成了一条历史的规律。

  ——引自我在《驸马传》一书中所写的《横行不法的欧阳驸马》开篇语


  神道是属于帝王将相的,但它却是一个人生命之路走到尽头的标志。威风犹在石兽和石雕的文武大臣,护卫着一代英主朱元璋的亡灵升天之后,今天看起来反倒变得无比安祥和宁和。



  晨光中,独步在明孝陵空寂的神道上,巨大的石象、骆驼、骐麟和文武大臣成对成对地夹在路的两边,虽然相隔六百年的时光,却好像只隔了一层纸,我仿佛可以和古人对话。



  是元朝末年的天灾人祸,统治阶级的横征暴敛,逼起了江淮大乱,逼出了揭竿而起的义军,逼反了一个靠乞讨为生的和尚,这和尚就是后来成为大明开国皇帝的朱元璋。



  在神道上走走停停,脚步就像踏在时空邃道上一样,让人回想起了朱元璋,回想起了元末明初的大乱,回想起了朱元璋为了朱明天下永传后世所费尽的心机。一切都如过眼烟云,而今留下来的也许只有这些石头了——而石头,也许可以保存一些古代气息的。



  在中国数百位正式的帝王中,恐怕只有朱元璋出身最寒微了。他从小死了父母,十几岁时无处存身便进了寺庙剃发为僧。原本要在青灯古佛旁了此残生,可动荡的年月,连吃斋念佛都不能容,于是他才进了红巾军,由不杀生的佛教徒变成了一个靠杀人才能生存的“强盗”。这也许是历史的必然和人生无奈的选择。



  我和一伙旅游学校的学生走到了一起,来到一对武臣石像前,这石像名叫“翁仲”,据说,明孝陵的翁仲是中国古代传下来的最大的翁仲。



  查寻史料我们知道,“翁仲”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他原是秦始皇时的一名大力士,名叫阮翁仲。相传他身高一丈三尺,英勇异常,因此秦始皇令他带兵驻守临洮,从而威震匈奴。翁仲死后,秦始皇便把他的形象塑成铜像,立在咸阳宫司马门外。据说匈奴人来咸阳朝贡,远远见到了铜像,还以为是真的阮翁仲不敢靠近。就这样,后来的统治者沿习秦始皇的做法,把立于宫阙庙堂和陵墓前的铜人或石人称为“翁仲”了——可见秦始皇影响的深远。



  我站在威武的翁仲像前,看那雄伟的身躯,怀中的利剑,圆睁的眼睛,感到一股杀气逼来。通观朱元璋起义以来的戎马生涯,有多少能征惯战的将士驰骋疆场,才打出了大明的一统江山。



  可是突然让我想到,朱元璋坐稳江山后,又大肆诛杀功臣,到他临死时,几乎所有的功臣都让他诛杀殆尽。一次,朱元璋竟要杀明代开国第一功臣李善长,太子朱标实在看不下眼,就向朱元璋劝谏起来。朱元璋让宫中侍卫拿来一把带刺的荆条让太子去抓,因为有刺,太子不敢下手,于是朱元璋说,我这是在为你除刺呢——残酷的世袭统治,其道理的深奥恐怕只有皇帝本人最懂了。



  又前行几步,是两个文臣像站在路边。只见这两个文臣一脸凝重,手拿笏板,一副忧国忧民的样子。于是让我想到,明代的一些开国老臣在朱元璋的统治下兢兢业业,提心吊胆过日子的往事。明开国初本是左右丞相打理朝政的,可是自从丞相胡维庸谋反案出现后,朱元璋如坐针毡。为了限制丞相的权力过大,朱元璋力改历史惯例,下旨明朝从今以后不设丞相,六部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为了监视臣下是否有谋反行为,他甚至还组织了一个特务网,这些特务被称为“检校”,其成员相当复杂,除了皇帝最亲近的人谁也认不出他们来。有一位大臣叫钱宰,因为年纪太大,每天天不亮就要上朝实在太辛苦,在家里写了一首诗:“四鼓咚咚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愿,睡到人间饭熟时?”第二天上朝,朱元璋对他说:昨天你作的诗挺好嘛。不过我可没有‘嫌’你迟呀!你把它改成‘忧’字怎么样?”一句话,吓得钱宰一身冷汗,连忙叩头谢罪。



  朱元璋对臣下的严密统治恐怕是空前的,也是绝后的了。他设立的锦衣卫,其刑法之严酷,可以用骇人听闻来形容。



  仅举几条为例:洗刷:把人犯放置铁床上用滚水浇;铁帚:用铁制的扫帚扫去人犯的肉皮,直至露出白骨;枭令:用铁钩钩住人犯的后脊梁悬吊起来;抽肠:把人犯挂在架子上,用铁钩钩住人犯的食道拉出肠子;剥皮:把人犯整张皮剥下来塞上草做成标本示众……这些刑法直至洪武二十年才废弃不用。



  还有一种叫“廷杖”的刑法,即将有罪的大臣当朝用板子打,挨打的人皮开肉绽,观看的人心惊肉跳,不少大臣被活活打死。工部尚书(相当于副丞相)薛祥就死在廷杖之下,就连朱元璋的亲侄子朱文正也丧命廷杖。



  朱元璋的严酷不光是对有罪的大臣,对自己的亲属也是一样。驸马欧阳伦,本是与朱元璋共患难多年的妻子马皇后所生的女儿的丈夫。因为倒卖茶叶,动用官府大车(古代官倒),竟也让朱元璋处死了。



  想一想,在这么严酷的刑法下哪个官员还敢冒犯天规!



  都知道清初有“文字狱”,殊不知明初也有,而且大多是捕风捉影。有大臣拍马屁给朱元璋上贺表,文中有“圣德作则”,南方“则”与“贼”同音,朱元璋竟以为是骂他作贼(起义之初被官府骂为贼);还有一官员上贺表时有一句“睿胜生知”,“生”与“僧”同音,朱元璋以为他在讥讽自己的和尚出身,结果都因此获罪。于是吓得官员们连贺表都不敢写了,特请皇帝发个写贺表的样式才敢动笔。



  现在分析起来,也许是朱元璋出身太低微了,所以他唯恐臣下背叛他,才行此酷法,并且到了神经质的地步。



  但是,朱元璋也是中国古代最勤勉的皇帝之一。他把自己的全部时间都用在治理朝政上,每天天不亮就处理大大小小的政务,一直到天黑。如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短短八天时间,他所批奏章1660份,处理的事情3391件。也就是说,他一天要看200多份奏报,办理400多件事情!



  除此之外,朱元璋不尚侈华也是出了名的。他身上穿的衣服都是洗了多次旧了才能换。他甚至看到太监穿着华丽了都要训斥起来;宫中收到外官进贡的华丽席子,他下令退回去,为的是收下后,下面各地方闻声而动争相进献,一旦成风会鞅及整个国家。



  无数朱元璋的故事涌上心头,带着些许惆怅我进了神道最深处的孝陵大门。站在高大的树下,让我感慨起来,农民起义军的领袖当上皇帝后还能保持农民本色,从这一点看还真让人同情。



  通常,历史上有作为的帝王一般都有一个贤德的皇后,朱元璋也不例外。他的结发妻子马皇后原是起义军首领郭子兴的养女,明建国后,每有灾荒出现,她都吃粗饭野菜,并时时劝谏朱元璋多做善事,关心朝廷是否赈灾了。她死后,老百姓深深怀念她,朱元璋谥她为“孝贤皇后”,她的陵墓就叫“考陵”了。朱元璋死后,也和马皇后葬在一起,于是就有了现在的明孝陵。



  进入大门不远处有一个御碑亭,上面是清康熙皇帝手书的“治隆唐宋”四个金字,看来,朱元璋的一生业绩也被清代皇帝首肯的了。



  我们可以按照朱元璋的设计设想一下,如果照他的路子走下去,明朝也许真的可以长久存在下去。但是,封建世袭制度的最大缺欠是无法让这架历史大车走出倾覆的轨迹。随着和平环境的延长,他的子孙们一代一代变得贪图享乐起来。明英宗宠信太监,在土木堡被瓦刺大军捉去后,明朝就开始走下坡路了。第九任皇帝明宪宗在位23年之久,仅在成化七年上过一次朝召见过群臣外,一直到死也没理过朝政,因此,他成为中国历史上上朝最少的一位帝王。最勤勉的皇帝和最懒惰的皇帝都出现在明朝,这不能不叫人拍案惊奇。第十一任皇帝因为荒淫死于豹房。十二任皇帝在位45年一直贪恋女色,还差一点让宫女勒死。



  虽然没有了弄权的丞相,但却给了离皇帝最近的小人的机会,于是明朝出现了严嵩、刘瑾、魏忠贤等一大群作威作福的太监。朝中大臣都得对他们附首贴耳,“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贪污腐败,贿赂公行,到最后一个皇帝朱由检时,虽然想改弦更张,但已是病入膏肓,无可救药了。



  带着对历史的叹息我回到夫子庙的住处,然后又到中华门游览了一回。中华门是明初都城的正南门,但见城墙高耸,登城的步道上,有明代士兵的塑像和明朝的旗帜迎风招展,瓮城的藏兵洞还带着几许杀机。它让我想起了朱元璋在占据南京后十年没有称王,而是提出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口号,待到羽翼丰满了他才坐上皇帝宝座上。这种心机似乎深不可测。但是,它也让我想起了新中国的第一位领袖,也效仿过朱元璋提出过12字口诀“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来。虽然,韬光养晦固然重要,但是……



  听说南京近几年又新建了几处旅游景点,狮子山上的阅江楼就是名嗓天下的一处,于是我不想错过,便急急打车向城西北靠近长江边的阅江楼奔去。



  阅江楼,2002年所建,只见它高耸狮子山上,向西附瞰长江如带,好一幅长江万里图!听导游说,它是江南四大名楼之一。我听着有些奇怪,本来只有江南三大名楼(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之说,何来“四大名楼”呢?听了介绍我才知道,江南三大名楼是因为古人的三篇著名诗文而成其盛名,第四大名楼“阅江楼”也有一篇著名散文,却是一处“有记无楼”的名楼。



  据说朱元璋称帝之前,在狮子山上指挥数万伏兵击败了劲敌陈友谅,为其建立大明王朝奠定了基础。14年后的公元1374年,朱元璋下旨要在狮子山建一楼阁作为纪念,并亲自命名为阅江楼,还以阅江楼为题,命在朝文臣们各写一篇《阅江楼记》。其中明初著名文学家、翰林大学士宋濂的《阅江楼记》以其文采收入《古文观止》当中。



  可是,打完地基后,因为工程浩大,费用甚巨,在群臣的劝谏下,朱元璋才下旨停建的。也许正是当时的朱元璋能听进去忠臣的劝谏,爱惜民力,才赢得了人们的认可,才有了明王朝前期的强大。人民甚至原谅了他滥杀功臣、滥用酷刑、严密的特务网等等过错。



  老百姓可以用官僚去管理,群臣可以用特务网来监视,尾大不掉的功臣可以屠杀,可是,帝王的权力谁来监管呢?光靠正直的大臣劝谏可行吗?光靠帝王的自我约束又能坚持多久?



  历史留给人们太多的启示。



上一篇: 清静雪之乡,雪乡5人5日详细游记 下一篇:香格里拉:幸福原来如此简单

在线评论
姓名:
电话:
出发人数:
出发日期:
出游线路:
电子邮件:
通讯地址:
其它要求:
验证码:

  相关推荐

    暂无相关信息......

  文章搜索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公司地址 | 汇款帐号 | 网站律师 | 网站地图 | 更多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