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地指南:

西藏--雪域高原的风土人情

日期:2009-04-02 3:35:46 作者:西藏旅游 出处:西藏旅游

西藏基本情况简介(1)

1.气候:肯定不能在冬季去西藏。即使在夏季也无酷暑,但因地势高、空气稀薄,即使在夕阳时分,只要天空无云,人们仍能感到那落日前的余威。
据了解,西藏最佳旅游季节为5-6月及9-10月,7-8月为雨季。但雨季主要是影响藏东地区,拉萨以西的广大地区都极其干旱。
新疆的天山及阿尔泰山的雪线一般在4000m左右,而西藏高原因有喜马拉雅山的阻挡而极度干旱,又因纬度比新疆低,所以雪线要高得多。在青藏公路海拔4767m的昆仑山口就难以分辨出雪线。西藏高山上的积雪也比新疆少,就连那几个5000m以上山口也都仅有残雪,只有那些6500m以上的山峰才是白雪皑皑。
2.高山反应:我查了一下资料,海拔2000m的空气密度为海平面的78%,3000m为69%,4000m为61%,5000m为50%。拉萨的海拔是3658m,日喀则是3836m,那曲是4507m,昌都是3240m,八一镇是3000m,阿里首府狮泉河是4255m;昆仑山口是4767m,唐古拉山口是5231m。长时间在4000m以上的地区,没有高山反应是不可能的,但其轻重则因人而有很大差异,我的反应是比较小的,您的情况就得自己仔细衡量好了再确定能否到西藏去,我认为一般来说问题不大,了不起到拉萨后马上乘飞机逃离吧!
3.宗教:西藏原有的宗教是苯教,佛教从印度传入后,二者发生了激烈的对抗,但最后却融合为独特的藏传佛教即喇嘛教,其教徒集中在西藏及蒙古。它不同于流行于中国其它地区、朝鲜半岛、日本及越南的大乘佛教,也不同于流行于其它东南亚国家的小乘佛教。我感到喇嘛教的庙宇虽然有些阴森恐怖,但它还不太排外,对外人也还比较友善。
宗教活动是藏民生活中的大事,走在西藏任何一个城市或寺庙附近,都能见到大批信徒(中老年为主)边走边摇转手中的转经筒(有大有小,我发现都是顺时针方向转);在寺庙中,几乎每间殿堂都点有大量的酥油灯(点灯的酥油与吃的酥油不同,几乎全是从尼泊尔进口的,包装袋的英文说明是植物油。),善男信女们每人手持一个酥油灯台,凡是经过一个酥油灯区,就将手中的灯台倒些油到台板上的油灯里,使庙堂的灯保持不灭。我也见到不少人家是手提热水瓶(里面是融化的高温酥油),每到一处就打开瓶塞,给台案上的灯倒进一些。我发现人们进入庙宇后,总是从左向右顺时针绕堂一周而出;连那些从早到晚络绎不绝的摇转经筒的大量善男信女们也是按顺时针方向围绕布达拉宫走的。那些全身趴在地上,三步一跪、五步一叩的也随处可见。
过去我知道,希特勒设计的纳粹党旗符号同佛教庙宇所见,其方向刚好相反,但我在西藏的喇嘛庙中所见却同纳粹党旗符号的方向相同!怪哉!
4.藏民的服饰:我们从报刊及TV所看到的大都是歌舞演员,或是节庆日的特殊打扮。就连党代会或“两大”,那些藏族代表的穿着也是在“作秀”,根本代表不了实际情况。
现在典型的藏族男人是头戴礼帽(和新疆城市里的维族相似),衣着与汉族正逐渐接近,但仍有不少人身穿传统的藏袍。男人的头发普遍较长,而且随处可见那些梳着长辫并盘绕在头顶的传统发型。女人则大多头戴有帽沿的圆帽,讲究些的则戴有花边或大花朵的大圆帽,有如十九世纪西方贵族妇女一样;身穿深色长连衣裙,两侧向后打摺;前面还有一个横花条纹的围裙;再穿一件西式上衣;背上往往还有个双肩包(时髦些的年轻女郎则改用当前流行的长带女包);梳长辫或扎个马尾。看上去倒挺有风度的,至少她们的中老年妇女的打扮要比汉族人顺眼得多。当然仍有不少中老年妇女蓄有那种和男人一样的长辫并盘绕在头顶的传统发型。那些满头小辫子且篷头垢面的也偶尔能见到。大街上那些穿着比较暴露的,则肯定是川妹子无疑!但是那种在新疆各城市常能看到的(仅限于汉族中青年女人)留着男式短发、小平头甚至“准尼姑”型的自我丑化的打扮,我在西藏没见到,连川妹子也没有剪成这类发型的。

上一篇: 西藏--藏胞的人文地理 下一篇:西藏--西藏驴友的必备行装

在线评论
姓名:
电话:
出发人数:
出发日期:
出游线路:
电子邮件:
通讯地址:
其它要求:
验证码:

  文章搜索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公司地址 | 汇款帐号 | 网站律师 | 网站地图 | 更多友情链接 |